所得税是啥咋计算出来的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 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 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
2025.02.05企业依法清算时,整个清算期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年度,投资方从被清算企业分得的剩余资产,税务处理思路同撤资。
清算应纳税所得额=〈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资产的计税基础)-(全部负债的清偿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清算费用-相关税费-免税和不征税收入-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可向所有者分配的剩余资产=全部资产的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清算费用-相关税费-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清算所得税-以前年度欠税等税款-清偿企业债务
【案例】苏州市税务局20×8年11月对甲公司进行税务检查,检查中发现,甲公司20×2年向注册在无锡市的乙公司投资50万元,占乙公司30%的股权。甲公司于20×7年9月已经收回该投资,但是未缴纳企业所得税。经过税务协查,检查人员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如下:
(1)乙公司于20×7年5月20日由于经营不善进行清算,清算前的资产负债表显示:现有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都是4000万元,可变现净值4230万元,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都是3700万元、最终清偿额3590万元,企业清算期内支付清算费用70万元,支付职工安置费、法定补偿金100万元,清算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为20万元。清算时乙公司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为80万元。
(2)乙公司于20×7年9月清算完毕后将剩余财产对股东进行了分配。
(3)乙公司在清算前办理了20×6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5万元。
(4)乙公司20×7年1月至5月生产经营亏损,应纳税所得额为-55万元。
(5)乙公司20×2年的亏损截至到清算前还有60万元没有弥补。
要求:(1)计算乙公司的清算所得金额。
(2)计算乙公司应当缴纳的清算所得税金额。
(3)计算乙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剩余财产金额。
(4)计算甲公司分得剩余财产的金额。
(5)计算甲公司收回投资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金额。
【案例解析】(1)乙公司20×2年的60万元亏损只能结转到20×7年1月至5月的汇算清缴中弥补,20×7年1月至5月应纳税所得额为-55万元,无法弥补,也不得再结转到以后年度。
因为清算期间是独立的纳税年度,即相当于20×8年度,乙公司的清算所得=(4230-4000)-(3590-3700)-70-100-20-可弥补亏损(35+55)=60(万元);
(2)乙公司应缴纳清算企业所得税=60×25%=15(万元);
(3)乙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剩余财产=4230-70-100-20-15-3590=435(万元);
(4)甲公司分得剩余财产=435×30%=130.5(万元);
(5)甲公司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30.5-投资成本50-股息免税80×30%)×25%=14.125(万元)。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 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 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
2025.02.05增值税收入与所得税收入必须一致吗?不一致的话,预警值是多少?税务稽查的数据对比来源是哪?……01开票收入与所得税收入必须一致吗?税局回复!问题内容:“我公司从事全过程造价咨询行业,目前收到甲方支付的预
2025.02.04市场竞争要求财力相对分散,而宏观调控又要求财力相对集中。这种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反映到财政管理体制上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集权与分权关系问题。分税制较好的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分税制:是指
2025.02.02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 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 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
2025.02.05参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2008〕30号)第六条规定:“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如下: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
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