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捐赠增值税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二、应纳税所得额直接计算法=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不得扣除项目-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间接计算法=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增额-纳税调减额利润总额是前提。调增调减的是税会差异,二者并不
2025.04.08导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 会发生捐赠收入,这种收入其实在有的企业中是经常会发生的。企业获取捐赠收入其实也是看做一种收入,很多人认为这种收入可以计入了利润总额 ,那么接受捐赠的增值税进项计入利润总额吗
接受捐赠的增值税进项计入利润总额
答:接受捐赠货物,如果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则会计分录应该如下:
借:库存商品
借: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金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所得
通过会计分录可看出,接受捐赠的收入应包含抵扣的进项税金。
接受捐赠税法上需要纳税调整吗
需要纳税调整。
1、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应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同时,企业按税法确定的接受捐赠资产的入账价值在扣除应交纳的所得税后,计入资本公积,即对接受捐赠的资产,不确认收入,不计入企业接受捐赠当期的利润总额;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应将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确认为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纳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2、上述“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是指根据有关凭证等确定的、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和由捐赠企业代为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含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应计入受赠资产成本的由受赠企业另外支付或应付的相关税费;如接受捐赠的资产为货币性资产,则指实际收到的金额。
3、纳税调整金额的计算
企业应在当期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因接受捐赠资产产生的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或是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当起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贷转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部分,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以上详细介绍了接受捐赠的增值税进项计入利润总额,也介绍了接受捐赠税法上需要纳税调整吗。作为一名企业的财务会计,最好是明白企业在接受捐赠的时候需要进行怎样的会计处理,也最好是明白纳税调整应该如何进行。
二、应纳税所得额直接计算法=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不得扣除项目-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间接计算法=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增额-纳税调减额利润总额是前提。调增调减的是税会差异,二者并不
2025.04.08企业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可能会得到一些意外之财的。比方说企业的股东,给企业捐点固定资产什么的!当然,企业作为独自的法人组织,接受捐赠的东西后,也要进行会计处理的。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会计分录企业接受
2025.04.08问:中税答疑秦老师,新收入准则下,验工计价单是不是收入确认的时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的时点呢?答:新准则下强调按照投入法或者产出法计量履约进度,验工计价只是工程价款支付的依据,施工企业取得工程
2025.04.08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捐赠货物,不仅限于医疗防护物品,也包括所有用于应对新冠疫情的物资。视频加载中...
2025.04.08为了方便市场主体及时了解适用税费支持政策,税务总局对新出台的和延续实施的有关政策进行了梳理,按照享受主体、优惠内容、享受条件、政策依据的编写体例,形成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指引,后续将根据新出台税费
2025.04.04